Java9之后内码为什么由UTF-16改为UTF-8
Java9之后内码为什么由UTF-16改为UTF-8
扩展性更强
UTF-8采用可变长度设计,长度为1-6个字节。UTF-16也为可变长设计,长度为2|4字节。UTF-8编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,能够支持未来出现的新字符和符号。
在之前的Java(9以前)版本中,Java平台采用的是16位Unicode编码(UTF-16)来表示字符和字符串,这种编码方式使用一个或两个16位的code units表示一个Unicode字符。虽然UTF-16编码可以表示所有的Unicode字符,但它并没有完全解决Unicode字符集的扩展问题。如果将来有新的Unicode字符需要添加到字符集中,可能需要修改UTF-16编码方案,从而导致兼容性和可移植性问题。
兼容性更好
UTF-8是一种非常广泛使用的字符编码方案,被支持和应用于众多操作系统、程序和协议中。使用UTF-8作为内部编码,可以更好地与其他系统和组件进行交互,并避免出现兼容性问题。
尽管Java平台之前采用的UTF-16编码也被广泛支持和应用,但在某些情况下,如文本传输和存储等场景,UTF-8编码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。此外,许多开发人员在编写Java程序时也会使用UTF-8编码,因此将Java平台的内部编码改为UTF-8可以方便开发人员进行文本处理和编程。
更节省空间
相比于UTF-16编码,UTF-8编码在存储英文字符和标点符号等ASCII字符时,只需要使用一个字节,而不是两个字节。这样可以在存储和传输文本数据时节省空间和带宽。在处理大量字符串时可以节省内存使用。
尤其是在存储大量英文字符和标点符号的场景下,UTF-8编码能够显著地减少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量,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。
提高性能
Java9的String的内部value数组由char数组类型改为byte数字类型。byte占用空间为char的一半,这意味着更多的数据可以缓存在CPU缓存中,从而加速字符串操作的执行速度。